「先生,請問除了這裡還有哪裡能買到古典音樂?」

站在藏經閣般整面牆落地櫥櫃滿是CD的著名音樂館裡,這個問題讓我不得不傷起腦筋來。這畢竟不是個習慣消費品味的城市,在這裡找不到你要的東西,別的地方恐怕也難有意外收穫。「你可以試試驛前的唱片行,那裡的東西還不少。」我小心翼翼地回答問題,他似乎也察覺到我的顧慮,連忙解釋說這裡的貨色太少,沒有他想要的,隨即轉身離開。沒有他想要的?我望著眼前從天花板一路排到地上的CD,心底納悶他要的到底是什麼?在這間以慾望橫流著名的文化品味賣場裡頭,他到底在尋找些什麼?

從年少搖滾時期走過電音迷幻階段一路到現在的……嗯,嚴肅音樂狂熱,其實我在唱片行裡還見過不少各色人等。不知道你是否看過High Fidelity <<失戀排行榜>>這本書,對音樂有些基本熱情的人差不多脫離不了那種德性:談起自己喜愛的樂手和版本比較有如華山論劍,非得分出個高下才甘罷休。我也曾在唱片行裡發生過各種與人相遇的場景:比方說我一直覺得對不住的指導教授(「有空來學校找我吃個晚餐吧。我的研究室還是沒變。」)、曾經演練過無數次重逢時開口第一句話該說啥的仇家(如您所料,那些一撂下便能使他心頭淌血的狠話我一句也沒說出口)、還有學生時代同校音樂系的美女店員(其實我始終覺得她說常在海邊看到我只是為了向我借中國現代史的課本罷了,畢竟那種等級的美女一向與我無關哪)。

後來發生了去年的那件事。「你能不能推薦一下這系列有哪幾張值得買呢?」一向沉默甚至板著臭臉逛唱片行的我被這個充滿青春美好的女生聲音嚇了一跳,我望向一旁以臭屁出名的男店員,他也一臉驚愕的看著這一幕,我這才確定這個依然帶著夏日檸檬水味道的聲音是在跟我講話。接下來的10分鐘裡頭進行的對話大概稱得上是我唱片行生涯的高潮:「這系列的歌劇都很抵買……」「我平常都在聽聲樂,想要換換口味……」「那這張舒伯特弦樂五重奏不錯啊……卡薩爾斯的巴哈無伴奏你有嗎?」「啊,我不喜歡他們的轉錄,歷史錄音的感覺都被修掉了……那你推薦歌劇好了……」「我很喜歡克倫培勒的魔笛…….」「啊,我有卡拉揚的版本了……」「咦,該有的你都有了啊,那佛瑞的安魂曲呢?我很喜歡克路伊坦這個版本……」她的打扮讓人感覺很好,不誇張的良好品味顯示出她應有的文化素養,卻也未遮掩住她身上帶著濃厚學院味的青春氣息。兩個人望著眼前架上一整排CD,我漸漸懷疑起她要找的到底是什麼。當下我向她告別,在裝忙的臭屁店員複雜的眼光注視下,我匆匆離開那個流動著不安氣息的曖昧場景。

自此之後,我再也無法確定在這個慣常以曲訴情的場域中,看似尋常旁人開口吐露的難道不會是未著床的欲望雛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rlic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