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明寺牡丹花時憶元九>
  
  前年題名處,今日看花來。
  一作芸香吏,三見牡丹開。
  豈獨花堪惜,方知老暗催。
  何況尋花伴,東都去未回。
  詎知紅芳側,春盡思悠哉。

倭國人還真哈唐風,不過白樂天這個名號實在令人感冒,感覺格調不高啊。

課後補充:越是homophobic的環境越喜歡搞homosocial和homoerotic的曖昧。去西明寺賞牡丹,人比花嬌想到的應該是昨夜偷歡的老相好、無緣的青梅竹馬,再不然也該是家裡老婆吧,怎會想到另外一個男人哩?我其實還滿討厭古代中國人拿佳人來比喻國君或把好朋友當成愛人一樣抒情的文風,真是一個陽具中心到了令人反胃的文明。是說阿兜仔的老祖宗也差不多啦……

課後補充2:

這首詩妙在最後三對句--
「豈獨花堪惜,方知老暗催。」--> 時光(年華)不再/在
「何況尋花伴,東都去未回。」--> 人不再/在
「詎知紅芳側,春盡思悠哉。」--> 心不再/在

白話一點的說法,就是所謂:「你不在/當我最需要愛/你卻不在/wo/無盡等待像獨白的難挨/wo/你不在/高興還是悲哀/你都不在/我受了傷再偷偷好起來/但你不在/不在~」

白樂天地下有靈,一定會被氣到吐血吧。

真是老了,重要的事情沒講廢話說了一大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rlic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