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八零年代,吾等雄雄就要掉下淚來。那個年代庸俗虛華、浪費資源,美國英雄在電影裡痛宰蘇聯無血無淚的共產非人類 -- 腦海中最先浮現的竟然就是洛基KO蘇聯拳王的畫面,那個年代,電影院裡的觀眾看到這裡會禁不住從座位上跳起來鼓掌歡呼哪。

更厚顏無恥的是,哪個年代的流行歌曲無所不用其極地討好聽眾的耳朵和眼睛。當時不流行擺酷、表現態度或營造距離,歌手們只想讓你掏出錢來買唱片卡帶。

沒錯,'cause we are living in a material world~

每二十年一次輪迴的流行趨勢現在換到了八零年代,這幾年也出現了不少八零年代的回顧名單。我曉得八零年代有更多更具時代表徵性的歌曲,但少了下面這首曲子會很寂寞。(咦?突然Eminem上身?)

你瞧,一拳就能在牆壁上敲出個心型的空洞。八零年代真是不怕丟臉地可愛啊。


Orchestral Manoeuvres in the Dark, "If You Leave"

歌曲出自八零年代興起的YA電影風潮,1986年的經典Pretty in Pink<<�紅粉佳人>>。有時尚天份的窮女孩Andie(Molly Ringwald)心儀學校裡的多金帥哥Blane(Andrew McCarthy),兩人雖互有好感,交往過程卻殘酷地突顯出兩人出身世界的隔閡延袤。Andie有個怪胎好友Duckie,Duckie自然是愛慕著Andie。劇中的音樂在當時流行的大堆頭暢銷歌曲原聲帶中獨樹一格,大量採用英籍樂團(如上面的OMD、New Order、The Smiths、Echo & the Bummymen和The Psychedelic Furs)以及非主流的獨立音樂人(如後來大放異彩的Suzanne Vega),在當年引起不小的迴響(還記得當時我的美國表哥說他最喜歡New Order的Blue Monday,雖然並非原聲帶中的歌曲,但我想多少反映出當下的美國年輕人口味吧)。原始的劇本結尾應該是Duckie終究贏得芳心,但迫於(市場?)壓力,最後變成了灰姑娘Andie穿上自己打造的粉紅色禮服,在舞會上和校園王子Blane有情人終成眷屬……(唉唉,那旁邊傷心的人怎麼辦?)

YA電影並非專屬八零年代,舊時代前有典範,新時代也造就一堆YA少男少女巨星。現在的YA電影或許觸角更廣(有種族社會販毒性別等議題),娛樂性也更高(一大堆資本民主社會裡搶當封建公主的Stupid Girls -- 套用Pink的歌,真巧,她也叫紅粉佳人 -- 高校天后殊死戰、變態死亡狂想曲之流),但八零年代的YA電影有後人嚴重缺乏的獨門口味 -- 那就是青澀,青春的苦澀。

我曉得我的立場非常不客觀,畢竟八零年代是我的童年時光。當時的YA電影雖然相對而言尚屬小眾(為當今少女天后們量身打造的青少年電影預算和票房都遠超出八零年代的YA片),但你可以在其中感受到一種茫然慌張的無所適從,一個人隻身跨進成人世界時的不安與忐忑。看著現在過度肉體橫陳、聲光驚人的青少年電影,著實令人感慨用誇飾無知來粉妝空洞的……嗯,空洞。

下面送上一曲Good Charlotte翻唱的"If You Leave"版本,配上同樣的畫面。沒錯,新版本很酷、很爽,但你可以用它來搭配任何情節(我想,放在<<�恐怖蠟像館>>裡也不為過),就是無法感受到害怕愛情離去的焦慮。


Good Charlotte, "If You Leave"

(待續)

urlic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感想是,她真的好大一隻,難怪我的弟弟青蚵男會欣賞她。


Beyoncé, "Ring the Alarm"。

B妹妹似乎很喜歡將自己身體呈現不自然的扭曲狀態。殺人女作家只能坐在椅子上翹腿走光搏版面,B妹妹則能在椅子上表演整套李棠華特技呢。

PS: 好消息報給青蚵男知 -- Beyoncé表示自己很喜歡Shakira,想和對方合作已經一年多了。要是兩位黑白雙生大隻女能一起搖下去,青蚵男鐵定會興奮地厥了過去。

urlic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篇是上一篇的平衡報導。Christina Aguilera和偶像Etta James面對面,接受InStyle雜誌專訪。(後面出現我的偶像Chaka Khan......還有其他藝人談他們的偶像。不過Faith Hill和Aretha Franklin……實在看不出有何關聯,感覺就像訪問時下港台男歌手,每個都說兒時聽過張學友一樣。)



先聲明,三張Christina Aguilera的正規專輯我都有,而且是買的。這位女士缺的只是幾首好歌,以及需要有人告訴她,歌是可以好好唱的。

話說回來,Etta James今年詮釋當代經典("Purple Rain", "Holding Back the Years")的那張All the Way,也挺令人失望。感覺就是……不對味。這樣的歌手配上這樣的曲目,理應火花四射才對。不過依照Grammy偏好老人和企劃取向的慣例,說不定來年可以撈座獎項……

附上Etta James於50年代的經典現場畫面,品質頗差,不過現場氣氛之狂熱叫人神往。

urlic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前瓶中精靈Christina Aguilera出了新專輯Back to Basics,圖如下:


Christina Aguilera, "Back to Basics"。

不過今天要聽的不是她的新歌。她在新專輯和諸多場合中宣稱自己最喜愛的女歌手Etta James招牌名作"At Last",來聽聽她如何演繹前輩的經典吧。


Christina Aguilera, "At Last (on VH1 "Men Strike Back")"。

這位女士的嘔心瀝血表現再度證明,"會"唱歌(或是"以為"/"知道"自己會唱歌)實在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好好一首歌就被所謂的技巧毀了。

不信嗎?聽聽原唱的版本吧。不要問我為何配上<<�斷背山>>畫面,YouTube上顯然有許多斷背客。


Etta James, "At Last"。

urlic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傳說中的十字架場景。看了便知。



最後還會從十字架上走下來。原來朋友的真面目就是瑪丹娜......

燈光很讚啦,我覺得。在現場應該會掉淚吧。

urlic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Mariza,被譽為Amália Rodrigues傳人,當今Fado界的天后。


Mariza, "Cavaleiro Monge"。

此姝堪稱當今葡萄牙歌壇能見度最高的藝人,從她時尚打扮和與Sting合作的資歷可見一斑。

對了,為啥各種樂種的藝人要跨界就得跟Sting扯上關係?常常合作作品中最不搭嘎的就是Sting先生本人哪。

嗯,下一篇就來看我愛的Cheb Mami好了。

urlic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ado界難以攀越的巔峰,Amália Rodrigues。


Amália Rodrigues, "Povo Que Lavas No Rio "。1961。

所謂一試成主顧啊。

urlic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陰陽眼的頭頭Thom Yorke終於拍MV了,主打據說是他生涯中寫過最憤怒的歌曲"Harrowdown Hill"。


Thom Yorke, "Harrowdown Hill"。

Don't walk the plank like I did
You will be dispensed with
When you've become inconvenient
In the harrowdown hill
Where you went to school
That's where I am
That's where I'm lying down

Did I fall or was I pushed?
Did I fall or was I pushed?
And where's the blood?
And where's the blood?

I'm coming home
I'm coming home
To make it all right
So dry your eyes

We think the same things at the same time
We just can't do anything about it

So don't ask me
Ask the ministry
Don't ask me
Ask the ministry

We think the same things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so many of us
So you can't count

We think the same things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too many of us
So you can't count

Can you see me when I'm running?
Can you see me when I'm running?
Away from them

I can't take their pressure
No one cares if you live or die
They just want me gone
They want me gone

I'm coming home
I'm coming home
To make it all right
So dry your eyes

We think the same things at the same time
We just cant do anything about it

We think the same things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too many of us
So you can't count

It was a slippery slippery slippery slope
It was a slippery slippery slippery slope
I feel me slipping in and out of consciousness
I feel me slipping in and out of consciousness

曲中敘述的是David Kelly的故事 -- 這個嘛,又跟小布希的邪惡軸心有關了……

urlic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影片內容純屬網友自拍,反正也不是重點。

音樂是近期最令我驚艷的年輕樂隊Beirut。先聽聽看唄。


Beirut。

巴爾幹半島的吉普賽樂風對吧?其實出自一名來自米國Albuquerque的十九歲少年人Zach Condon。

不管了,就當成是遙想貝魯特這座城市吧。


Beirut, "Postcards From Italy"。現場版。

畫面黑成一團,我曉得啦。純欣賞音樂吧。人家是小廠牌,沒拍MV咩。


Beirut, "Gulag Orkestar"。

urlic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很感興趣的阿根廷女音樂人。據說本來是喜劇演員。


Juana Molina, "No es tan cierto",出自於Domino旗下發行的第二張(個人第三張)專輯,"Tres Cosas"。


Juana Molina, "Tres Cosas"。

urlic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英國媒體今夏炒作的「不列顛大戰」挑上了Muse(請爬舊文)和Razorlight兩組樂團。前者的商業成績斐然,在美國也激盪起小小的漣漪,現在就看後者如何出招。


Razorlight, "In the Morning"。

會將這兩組樂團放在一起捉對廝殺純屬商業炒作,兩者吸引的族群其實有其差距。Muse是華麗的Neo-Prog風格,Razorlight走的是類似The Strokes的酷派調調。

不過兩者獲致的評論有褒有貶,這應該是媒體對英國唱片工業慣性的反彈吧。

各位聽眾喜歡或不喜歡都好,反正英國流行樂壇換季的速度比許純美換小狼狗還要有效率。

urlic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話說芭樂,以下也是一支因電視劇("Six Feet Under")選用而紅進主流樂團的前獨立廠牌樂團 -- Death Cab for Cutie「俏妞的死亡計程車」。


Death Cab for Cutie, "Marching Bands of Manhattan"。

芭樂到了極點,去年底推出的新專輯"Plans"不僅轉檯至主流大廠Atlantic,也獲得銷售佳績及以往吹捧他們的「主流」非主流音樂(?)媒體大加撻伐。

下面這首"Transatlanticism"就是當初讓他們跨入主流歌壇的功臣。畫面是雅典奧運 -- 對,不要問我為什麼,總比看男男羅曼史版好吧?


Death Cab for Cutie, "Transatlanticism"

從俏妞死亡計程車05年的"Plans"到主唱Ben Gibbard意外大賣的電子新浪潮外遇計畫The Postal Service......


The Postal Service, "District Sleeps Alone Tonight"

......看來,顯然他也是個在八零年代卡到陰一直出不來的傢伙。


Death Cab for Cutie, "Transatlanticism"。我最愛聽的也是這一張。


The Postal Service, "Give Up"。前衛花園有便宜的台壓版,去誠品找找說不定還有。

urlic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irgit Nilsson (May 17, 1918 – December 25, 2005)。

若說Elisabeth Schwarzkopf是上個世代最完美(至少扮相好唄)的元帥夫人、乃至於德語歌劇女伶,那麼Birgit Nilsson無庸置疑是我們上個世代最無懈可擊的伊索德、布倫希爾德 -- 也是最風林火山的華格納鐵肺女高音。

Birgit Nilsson早了幾個月辭世,若問我為何沒湊熱鬧來篇感傷的訃文(畢竟我聽華格納的時間比Richard Strauss和莫札特要來得多),那是因為這位瑞典女高音在我心中早已是神話般的冰雪女神,她的回歸仙班是那麼自然而不容置喙。

先來欣賞Birgit Nilsson的招牌角色,華格納"Tristan und Isolde"的Isolde。


Richard Wagner, "Isolde's Curse" from Tristan und Isolde


以音樂會形式演唱伊索德於劇末直達天聽的<�愛之死>。垂死女子靈魂出竅的……狂喜?

以下也是Birgit Nilsson的拿手角色,傳說中的杜蘭朵公主。


Giacomo Puccini, "Turandot"

Birgit Nilsson難得的輕鬆演出,名曲<�夢之都維也納>"Wien, du Stadt meiner Traume"。


Rudolf Sieczynski, " Wien, du Stadt meiner Traume"。

演唱Verdi<<�命運之力>>"La Forza del Desino"中的"Pace pace mio Dio"。


我想,Nilsson女士的仇敵聽到這個聲音應該會嚇得屁滾尿流吧。背景很有趣,相當Giorgio de Chirio的超現實主義先驅風格。

各位看官應該瞧出個端倪來了吧,女神最拿手的便是性格強烈的角色。以下呈現的馬克白夫人夢遊場景自然非她莫屬。


Verdi, "Macbeth"。

Birgit Nilsson演唱Aida的"O patria mia"。


Verdi, "Aida"。

最後來齣Richard Strauss吧。號稱Richard Strauss的"魔笛",<<�沒有影子的女人>>Die Frau ohne Schatten。Birgit Nilsson演唱染匠的老婆。沒想到她的演技還挺活潑。


Richard Strauss, "Die Frau ohne Schatten"。

好啦,我自己知道這篇文章不會有人看到這裡……

urlic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lisabeth Schwarzkopf (December 9, 1915 – August 3, 2006)。

幾近完美的元帥夫人。先不論歌藝,至少在扮相上,她是20世紀二戰後德語歌劇的頂尖女伶。







上面三闋都是Richard Strauss偷渡女同性戀情懷的Der Rosenkavalier<<�玫瑰騎士>>,女性美對時光流逝最無可奈何的優雅姿態。

Elisabeth Schwarzkopf演出年華老去、年輕戀人愛上美少女的元帥夫人。指揮是Herbert von Karajan,樂團是維也納愛樂,演出年輕戀人Octavian的是Sena Jurinac。


Richard Strauss, "Morgen"。伴奏為上世紀最知名的伴奏家Gerald Moore。

"Tomorrow. Tomorrow we'll be together again and the sun will shine. And we shall go to the beach. The sky will be blue. We look into each other's eyes. And we shall be silently happy."

關於道別,Richard Strauss一向在行。

urlic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ina演唱她的招牌歌曲"Porgy (I Loves You Porgy)"。


Nina Simone, "Porgy (I Loves You Porgy)"。

雖然這首歌被無數人唱過無數次,連Nina自己都灌了N個版本,但我仍難忘第一次聽到從Nina口中唱出"I Loves You Porgy…"時心底的酸楚。

這個現場版比較閒適,另有一番風情。請大家也多花點心思欣賞Nina的琴藝,她在這方面的造詣著實不下她獨特的唱腔。


Nina Simone, "My Baby Just Cares For Me"。

英國人最愛的一首Nina。動畫由我最喜愛的Wallace & Gromit製作公司Aardman操刀。

最後,我要說的是,黃小琥的長相跟唱腔其實都神似Nina Simone……


Nina Simone, "Pastel Blues"

urlic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