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eb 16 Thu 2006 06:08
金夏沙街頭樂。
- Feb 10 Fri 2006 15:01
下山後一點感想。
配樂會不會太像?數度以為切格瓦拉就要騎著屌車從路旁殺出來。
翻譯也爛到一種啞口無言的境界。"whiskey spring" 最好是可以翻成「威士忌迎春」啦。
還有,因為寂寞和人上床並不會比起秋尬人來得高尚。
以上。
- Jan 28 Sat 2006 00:14
近來。
近來,悠閒地生活著。
早起用早膳,然後游水去。
繼而發現,根本不想寫網誌。
這一切果然只是玩玩的罷了。
<<工商服務時間>>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21924
或 http://www.dalapub.com/news/birdcoming/index.html
放鳥過來!:性愛女寫手的嗆辣記事
作者: 鳥來伯
出版社:大辣
我只能說,千萬別被名字給騙了。
鳥來伯是我認識的人當中,屬一屬二的美女。
大家用力支持唄。
- Jan 17 Tue 2006 03:15
崩解的現況。
剛剛從巷口的電影院看完電影走回家。心底直嘀咕著,現在大家把法國吹捧成代表對抗美帝勢力的歐洲良心云云,恐怕只是一廂情願(高盧人也樂見其成)的幻象吧。
>(L'empire des loups)一戲中有一景實在耐人尋味。淺髮的高盧英雄抱著土耳其美女殺手站在被子彈打得千瘡百孔的巨石聖像前,腳下是屍橫遍野的土耳其「恐怖分子」。最糟糕的是這次摧毀石像的甚至不是神學士,而是法國當代巨星尚雷諾(話說到這,尚雷諾那張臉恐怕也是當代法國影壇,唯一在好萊塢具有辨識度的吧?)
看來法國佬和米國媒體其實是站在同一陣線,他們的態度或許稱為”anti-Bush”會比較恰當。高盧雄雞其實比較不爽英雄被別人搶去當罷了。
- Jan 12 Thu 2006 03:35
咱e 紐奧良。
- Jan 12 Thu 2006 02:59
智者阿方索。
- Jan 10 Tue 2006 03:40
粉紅色的城市。
- Jan 10 Tue 2006 03:37
噢,世界顛倒反了!
- Jan 10 Tue 2006 03:24
我說過要當你的狗。
- Jan 10 Tue 2006 03:20
餘生來日方長。
IRON & WINE, “Our Endless Numbered Days”
Sam Beam 的輕吟低唱晃蕩著死亡的甜美況味。
收錄<<大公司小老闆>>插曲 ”Naked As We Came”。適合喜歡該片配樂調調的小朋友收藏。
“There are names across the sea, only now I do believe
sometimes, with the window closed, she'll sit and think of me
but she'll mend his tattered clothes and they'll kiss as if they know
a baby sleeps in all our bones, so scared to be alone.”
--Iron & Wine, “Passing Afternoon”
- Dec 28 Wed 2005 01:59
Come On Feel the Illinoise!
前幾天的文章中,張冠李戴了 Sufjan Stevens 姓名到一張壓根兒不相關的專輯上。今天就來談談 Sufjan Stevens。
此位仁兄今年(2005)推出的 ”Illinois”專輯,延續兩年前歌詠家鄉Michigan的概念專輯,席捲各家樂評讚譽。據可靠消息指出,他打算唱遍美國五十州。
Sufjan Stevens 走的是文藝風。既然唱到Illinois,封面不客氣地採用Chicago天際線,專輯中也不免俗提到最具芝加哥代表性的詩人Carl Sandburg,以及最能表徵芝加哥/伊利諾的建築大師Frank Lloyd Wright。
其實我只是想說,Sufjan老兄應該患有強迫症吧。別以為唱遍美國五十州不過是文藝青年突發奇想的鄉土熱情。他大哥還出了張叫做 ”Enjoy Your Rabbit” 的玩意
– 沒錯,又是張概念專輯,看倌眼睛也沒花,那的確是猴鼠牛豬虎蛇羊雞龍兔狗馬咱們的十二生肖(只不過他的順序不曉得是哪裡的習俗)。
美國佬詮釋十二生肖的音樂,我實在沒勇氣嘗試啊。
- Dec 22 Thu 2005 11:06
社會亂象?
- Dec 20 Tue 2005 16:01
大家都愛探戈。
我喜愛的人多年後重回巴哈的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及組曲。
要有心理準備,GK在說明書裡已經宣告這次不會是小提琴的美聲吟唱。他甚至說出小提琴手厭惡自己的樂器是不是件奇怪的事。把CD放過一遍就一點都不奇怪。反正GK向來不理會悅耳或正統等標準。
GIDON KREMER, "J.S. Bach: The Sonatas and Partitas for Violin Solo " (ECM, 2005)
說到喜愛,月初GK在國家音樂廳兩場音樂會我自然都出席了。可以很明顯地感覺到大家都是去聽他拉探戈的,第二天主打探戈的聽眾也比第一天多出許多。不過老實說,第二天到最後我不支暈了過去,第一天倒是聽得興味盎然。沒想到Pergolesi的Stabat Mater改編成弦樂團編制這麼可口,而一連串以春天為主題的組曲也巧妙地把他近年灌錄的曲目合而為一。
不過顯然大家都愛探戈。
Ps. 散場後在側門看到準備搭車的 Kremerata Baltica 團員,他們顯然對排隊等簽名的福島民眾感到莫名趣味。不解。
- Dec 13 Tue 2005 11:19
Jambala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