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週,回到了軍中。看來往後每年都得走這一遭。

軍營是一種施法封印的結界。一步入衛哨戍守的大門,裡頭即是異次元,營外曠野上奔肆的風猝然靜止,時間的流動也隨著溫濕度加重而凝結。此番描述的用意不在撻伐軍隊乃國家意識形態機器作倀之云云,而是進入軍中對我來說有如穿越黑洞時空次元逆行的旅程,說是空間的轉換倒更像時間的回溯,抵達的座標是昨日,當我年少。

較為年少、對未來惶惶不安卻樂觀許多的昨日。

對島上的男子而言,當兵是莫可奈何的成年禮。倒不是說經過軍隊的洗禮能使男孩長成大人。只是後退無路,踏出虎度門便得換張臉,再也回不去叫做童年的地方。The end of innocence. Point of no return. 就這層意義來說,中文似乎叫做「奈何橋」……

話先說到這裡。每次進到軍隊中,就是一場現世的我與過去的自身平行存在同一空間的時空錯亂──<<�回到未來>>中瘋癲的布朗博士嚴正警告馬提,時空錯序將會引起歷史不可逆後果的那種混沌。說來奇怪,處於這種今日的我闖入昨日時空的當下,總會有些旋律像戲劇中的謎之聲般縈繞心頭腦海不去。

二度重遊成功嶺時,營舍灰白的走廊總叫我看作兩旁牆上安著火燭光影搖曳的朱邸長廊,一臉鐵青下達刺槍口令的教育班長,一轉眼便隨著我腦中repeat再repeat的皮亞佐拉,拉起我身旁持槍過久身軀都扭得變形的鄰兵跳起探戈。去年第一次赴南國教召時,心底禁不住要唱起情意繾綣難捨的<�今宵多珍重>;這首曲子於我而言即是兵馬從戎的極致幻想,殞身滅命前最後的不顧一切的纏綿。

這一回,每日披著紅帶子梭巡寢室、中山室和教練場之間(更令人不知身處何方的是,島上無論哪一個角落的營舍幾乎都一個模樣),耳邊不時幻聽著”Over the Rainbow”,以及那名夏威夷老兄安謐卻邈然的吟唱。彷彿一幅未曾到訪卻很熟悉的風景,第一眼你便知道其永恆的存在。

這種現象佛洛伊德老爹有個說法。有興趣咱們改天再聊聊。

不消您說,我也知道這是因為電視上Toyota的廣告每日強力播送。或者是前陣子HBO播映的50 First Dates也用了同一個版本的彩虹彼方。不過……不過難道真的沒有嗎?有那麼個地方,在彩虹盡頭彼端,未來如無盡蔚藍夏日似地遙遠、到不了的昔時往日。

Ps. 那位夏威夷老兄叫做Israel Kamakawiwo'ole,有空可以聽聽他的”Facing Future”。又是一個這人世間再也聽不到的美好聲音。

urlic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居住在島嶼之北的人們來說,上了橋過了一水之隔便是界外的南方。只怕到了風和日麗的半線,他們便以為進入椰風椰雨的熱帶。但生長於熱帶的我該如何想像南方?

正月理應隆冬之際,走了一趟下淡水溪。在軍中服役時曾短暫待過這個流域的出海口,說起來不算生分。



完成於日曆大正二年的下淡水溪鐵橋昔為東亞第一大橋,風光一時自不在話下。雖然此地距離高雄也不過一水之隔,緯度相差無幾,但車行愈遠離濱海的巨大建築陣,光線和空氣中熱帶的濃度也愈烈。行到溪濱流域,已成廣袤莽原一片。



正月向晚之際,日頭赤燄好似冬天僅是遙遠北境的夢一場。

凝神定睛,眯起眼也搜尋不著地平線彼方光影隱沒的交界。On a clear day you can see forever. 末日來臨前,有些事情是篤定一世人的,譬如心的兀自律動、不止的鼻息吐納,譬如國境之南肆意的日光和永恆的夏季。



即使夜如潮水襲來,南方的聲息依舊,呼喚著遠方輾轉不寐的寤夢。

urlic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剛從火星返航,失重的狀態卻故我持續進行中。

She packed my bags last night pre-flight
Zero hour nine a.m.
And I'm gonna be high as a kite by then
I miss the earth so much I miss my wife
It's lonely out in space
On such a timeless flight

And I think it's gonna be a long long time
Till touch down brings me round again to find
I'm not the man they think I am at home
Oh no no no I'm a rocket man
Rocket man burning out his fuse up here alone

Mars ain't the kind of place to raise your kids
In fact it's cold as hell
And there's no one there to raise them if you did
And all this science I don't understand
It's just my job five days a week
A rocket man, a rocket man

And I think it's gonna be a long long time...


還有,私心偏好 Kate Bush 的版本。聽著聽著人就飄上七重天外。

urlic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為當下最夯影片<�<斷背山>>的預告片......嗎?



再接再厲再來一發:




竊以為第一則的創意比較驚人啦。第二篇的曖昧過去20年來大家早就狐疑不斷,況且上世紀時Quentin Tarantino就已經在電影Sleep With Me<�<被單遊戲>>裡頭,開過這群捍衛戰士的「斷背」笑魁了。

urlic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為當下最夯影片<�<斷背山>>的預告片......嗎?



再接再厲再來一發:




竊以為第一則的創意比較驚人啦。第二篇的曖昧過去20年來大家早就狐疑不斷,況且上世紀時Quentin Tarantino就已經在電影Sleep With Me<�<被單遊戲>>裡頭,開過這群捍衛戰士的「斷背」笑魁了。

urlic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adge 誠然變裝癖最愛。

urlic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adge 誠然變裝癖最愛。

urlic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的有這首歌啦。
不信你瞧。




唱的人叫做 Stephen Lynch。
看,我還貼心的把歌詞貼上來。

Here we are
Dear old friends
You and i drunk again
laughs have been had
tears have been shed
maybe the whisky has gone to my head
but if i were gay
i would give you my heart
and if i were gay
you'd be my work of art
and if i were gay
we would swim in romance
but i'm not gay
so get your hand out of my pants

its not that i don't care
i do
i just dont see myself in you
another time another scene
i'd be right behind you if you know what i mean
coz if i were gay
i would give soul
and if i were gay
i would give you my whole... being
and if i were gay
we would tear down the walls
But I'm Not gay
so wont you stop cupping my Ba... Hand


we've never hugged
we've never kissed
i've never been intimate with your fist
you have opened brand new doors
get over here and drop ... your ... Drawers

裡頭有些場景和用字各位可能不大清楚。
相信我,你不會想知道的。

對了,歌名就叫做"If I Were Gay"。(笑)

urlic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冰宮排舞?



Madge果然是從80年代打滾過來的。



下一部MV會出現啥?先讓我想一下......霹靂舞嗎?

urlic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ussein El Masry & Narendra Bataju, “Entre Nil et Gange”

涓涓細流匯成江河,終成浩瀚汪洋。

長篇炫技叫人驚呼屏息。埃及魯特琴能手與盲眼西塔琴師一闋<笑傲江湖>洋洋灑灑53分53秒,聽完起立鼓掌大喊Encore。

urlic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松任谷(荒井)由実, “sweet, bitter sweet”

多麼美好的70年代啊。一定得很俗氣地這樣喊一聲。絲毫想不到未來景況會如此這般圈圈叉叉的美好。那是可以唱著<卒業写真>,理直氣壯地說著:「因為你就是我的青春啊」;或者是喪失了飛行的能力,依然能樂觀地淺笑著說沒關係,「雖然有時會不如意,但我很好」,這樣明日如朝著海岸無盡延伸的下坡道般的70年代呀。

會買Yuming這張Ballad Best,完全是衝著她還是荒井由實時代的歌而來。理由如上。

假如中島美雪是咬緊牙關,為了女性尊嚴活下去的氣魄,Yuming就是把昨日的珠淚收集起來藏在心底的角落,品嚐那心酸甜蜜過都屬於自己的種種。然後,畢竟明天是要過下去的,還是帶著清澄的目光迎向前去吧。

小時候比較常聽中島的歌,老了反而越來越覺得還是Yuming比較貼心哪。呵,果然是滄桑過需要慰藉的中年男子啊。

就來一首<<魔女宅急便>>裡的<やさしさに包まれたなら>送給我的朋友們吧。

urlic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那天,在街頭,像村上兄預言的一樣,我和一位(幾乎)百分之百的女孩擦身而過。

不高也不矮,留著長度舒服的黑髮,身上披的短外套和牛仔褲看得出來材質良好品味高雅,打扮稱得上時髦而不浮誇。

可是,我的故事情節還漂浮在地球上方十萬八千多光年的深太空,怎樣也想不出辦法插進走動在都城大街上年輕女子的尋常情節。畢竟我又不是超好用、來自未來的藍色貓型機器人,可以頭上插著竹蜻蜓咻地一聲降落在她面前。「喂,你願不願意現在跟我一起走,回到上頭穿著太空衣聽<藍色多瑙河>跳段華爾滋?」

於是,像村上兄預言的一樣,我看著她趕赴她故事中的下一段情節。至於後來發生了什麼事,我怎麼會知道呢?

urlic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待續。

urlic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來決定了要把My Morning Jacket的"Z"當成最愛:



不過到了最後一刻卻發現Arcade Fire的"Funeral":



(好啦,我知道是2004年初出版,我後知後覺好唄。)

不過說真格的,整個2005年我的最愛除了諸位Fado歌手外,當屬以下這位先知:



Nusrat Fateh Ali khan, you're my hero.

呃,又太遲了對吧?

urlic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VASHTI BUNYAN, "Lookaftering"

去年Kate Bush睽違樂壇12年後的回歸之作"Aerial"似乎喚醒了閱聽人蒙蔽已久的懷舊之心,各界讚譽不斷,將一張實在不怎樣的專輯(以布希女士的標準來說)捧上了年度最佳之列。

與此同時,英倫樂壇另外一顆繞行軌道更遠的彗星再現天際 -- 這次可是35年後再見 -- 那便是Vashti Bunyan生涯第二張專輯"Lookaftering",這位姊妹上次推出作品已經是1970年的"Just Another Diamond Day"了。呃,假如當時你已經出世,請接受敝人致上的最高敬意。

據說,最令人驚詫的是35年光陰一如昨日,Vashti Bunyan的歌聲絲毫未變,彷彿從35年前的最後一首歌接著唱了下來,只不過這些年她選擇不讓人聽見她的聲音。

我也很久沒碰到這麼feminine/feminist的藝術作品了。Vashti Bunyan幽幽唱著:

didn't want to be the one
the one who's left behind
while the other one goes out to life
and comes back home to find
me sitting pretty happily
surrounded by a house
with cups in all their saucers
and not a bit of dust

days going by in clouds of flour and white washing
life getting lost in a world without end

I wanted to be the one
with road dust on my boots
and a single silver ear-ring
and a suitcase full of notes
and a band of wayward children
with their fathers left behind
all in their castles in their air
and houses in their land

lives getting lost in mending gaps in their fencing
all I ever wanted was a road without end

這總是讓我想到守在旖色佳等候良人歸來20載的Penelope。除了那匹夜夜織成的布,各位看倌可曾聽過她親口述說的故事?(好啦,我當然知道Margaret Atwood後來寫了"herstory"*。)

PS. 說到這,私竊以為Cocco當年唱的"強く儚い者たち"則是Circe的心聲。原來這些年Odysseus的女人們,身影一直沒離開過。

PPS. 附上Pitchfork的專訪http://www.pitchforkmedia.com/interviews/b/bunyan_vashti-05/

*MARGARET ATWOOD, "The Penelopiad - The Myth of Penelope and Odysseus "

urlic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